據悉,當前全國各地都在上重型卡車,不僅有主流輕卡和自主品牌的乘用車廠家,而且有更多的農用車(低速汽車)和其他非汽車生產領域的企業爭先恐后地進軍重型卡車,這些被現主流重卡車企貶低稱之為“山寨”的準重卡的車企未來勝敗如何?筆者認為北汽福田歐曼的成功經驗和南汽凌野、江蘇春蘭的失敗教訓值得總結、反省與借鑒的,否則將重蹈其“關公走麥城”的復轍。
“春蘭”重卡
早在12年前,在家電業如日中天的春蘭集團決心將從家電業中賺取的大量資金轉移到汽車行業中。春蘭汽車是“外行造車”先成功后失敗一個經典案例。1997年11月,春蘭集團以7.2億元收購了南京東風汽車,組建春蘭汽車有限公司,從此進入汽車行業。由于當年國家汽車產業的政策限制,從家電領域跨入汽車制造領域的春蘭集團一直沒能拿到“轎車準生證”,則改變方向生產重型卡車。當時春蘭的觸角隨之延伸到冰箱、摩托車、卡車、高能電池甚至液晶顯示器。
2004年初,春蘭欲攜手日野公司組建一家年產6萬輛重卡合資企業,雙方合作主要是在南京建廠,各占50%的股份,春蘭以土地廠房入股,日野提供技術與資金,建設一個世界級的重型卡車生產基地。這是國內第一個家電企業與國外汽車企業合資的項目,合資項目一期投資將超過11億元,設計產能是6萬輛。中外雙方的股份各為50%,春蘭方面主要投入土地、人力、廠房和部分資金,而日野投入資金、技術。南京春蘭目前主要生產15噸以下的中重型卡車,而與日野合資的企業將生產25噸以上的重卡,品種包括載貨汽車、倉柵式運輸車、箱式運輸車、自卸汽車及半掛牽引汽車等商用車型。按照春蘭集團的設想,一旦卡車達到每年30萬輛的市場規模,僅卡車一項,春蘭就能形成年收入200億元。但最終因缺乏政策支持而擱淺。
據相關資料顯示,截至2008年6月30日,春蘭汽車資產總額2.9億元,負債總額1.33億元,凈資產1.57億元。公司去年虧損5513.63萬元。今年1-6月份,再度虧損2324.10萬元。春蘭鎩羽而歸,至此從國內資本市場隕落,在汽車領域有所作為的夢想泯滅,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
2008年7月徐工科技發布公告稱,已與江蘇春蘭達成意向,接手其持有的春蘭汽車60%股份。春蘭汽車在汽車領域的所有努力都以失敗告終后,春蘭集團出售汽車公司股份也是無奈之舉。收購春蘭汽車可讓徐工科技以較低的成本迅速進入重型卡車行業,抓住目前重型卡車市場發展的有利時機,為公司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徐工科技在完成資產重組后,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的資產將被注入,徐重目前主要制造重型專用底盤、專用汽車和零部件,進入重卡業后可利用現有的汽車底盤制造技術,實現資源共享及整體協同效應。
自2000年起,全國各地一些賺了一大筆銀子的家電企業以前所未有的熱情,爭先恐后地涌入到了汽車制造業。寧波波導、廣東美的、河南新飛、寧波奧克斯紛紛試水后而又以失敗告終。但這股熱潮來得快,去得也快。2003年7月,奧克斯宣布退出汽車行業;同年10月波導宣布暫停造車計劃;2008年,美的宣布退出汽車市場。
春蘭集團早在1990年代就先后上馬摩托車,后兼并卡車廠,從蘇北泰州將卡車工廠搬遷至江蘇省省會——南京市,雖然在人力招聘和市場資源上盡占天時地利,但地皮價格和員工工資卻上漲了N多倍,失去了在蘇北生產成本與勞動人力成本上優勢。春蘭是從家用電器起家的,然后進入摩托車市場,最后進入一個陌生的高科技和投資巨大的無底洞——重型卡車領域。此外,春蘭重卡的型譜較狹、總質量太低,主打產品都在15噸以下,馬力太小,動力總成都在300馬力以下,且各大小總成件都需外購,沒有自已主導性的總成件產品,尤其是在動力配置上受到各競爭對手強大的狙擊和鉗制。由于春蘭重卡基本是利用高價社會資源的配置組裝產品,上市后銷量較少,因此價格偏高但又無法降低產品成本和人力成本,另加上有些是以家用電器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模式來銷售汽車,而南轅北轍。所以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江河日下,最終走向破產更是在意料之中的,被江蘇徐州徐工所并購也是最后的歸屬。
春蘭失敗另一個原因就是在招聘時,對應聘者的忽悠,放大的允諾甚至是寫進勞動合同之中承諾也沒兌現,導致大批的精英骨干感到被忽悠后又大批跳槽。除人才的大量流失,春蘭內部最大的變化是人心渙散,幫派林立和制度落不到實處。這些筆者都是從當年從春蘭跳槽到南汽凌野和其它汽車廠的人員口中得知的。此后,這些現象又在南汽菱野重演,不僅對內部人員進行大肆忽悠,而且又將其手段必然要運用到用戶身上,其結果是廠家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最終走向失敗。這也許就是對不講“誠信、厚道”真金四字的因果報應吧,對后來者有著極其深刻的教訓意義。
也就是在春蘭集團在重卡上進退維谷之時,春蘭又在處心積慮的為進入轎車制造業而準備并積累技術,還準擬融上百億資金進軍轎車領域。但最終由于戰線拉得太長,四面開花,進而導致資金鏈斷裂而功匱于潰,從此春蘭品牌重卡從中國汽車市場上徹底退出與消亡。